節能降碳去九宮格交流 變廢為寶_中國網

“今天的藍天白云真好看!”隨著咔嚓一聲,家住北京首鋼園附近的市民李瑞拿起手機,拍下美麗的天空。“每天抬頭看到好天氣,心情也變得更舒暢。”他說。

抬眼看到更多藍天,出行乘坐新能源九宮格汽車,在街角公園休閑娛樂,分類處理家庭垃圾……近年來,簡約適度、資源循環、綠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新時尚。持續健全的綠色低碳發展機制,讓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
 碳市場更具活力

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,一位農民在云南播下了一粒咖啡種子。多年后,由這粒種子長出的咖啡豆,以“碳中和咖啡”的身份被來自北京的顧客享用。

時租

“碳中和”咖啡和普通咖啡有何不同?一方面,通過使用清潔節能技術,“碳中和”咖啡的咖啡豆在生產、運輸過程中減少了碳排放量;另一方面,“碳中和”咖啡廠家通過購買碳減排量或使用碳配額,中和了咖啡生產中實際產生的碳排放量。

“碳中和”咖啡的出現,得益于可用作交易的碳配額和逐漸完善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。自2021年7月啟動交易以來,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已滿3年,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。

近年來,我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,加快打造更加有效、更有活力、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。今年2月,國務院公布《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》,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,為碳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。

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健康運行,在實現“雙碳”目標、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夏應顯說,碳市場落實了企業行業的減排責任,樹立了“排碳有成本、減碳有收益”的低碳意識,實現了對發電行業碳排時租場地放的有效管控。

同時,隨著銀行業綠色金融體系不斷完善,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有效推動了碳市場發展。

綠色金融機制下,一些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傳統資產“變身”綠色資產。例如,不少百姓就通過林業碳匯實現了增收。“2023年,我們選取21887.2畝天然商品林開發第一筆碳普惠項目,涉及云南勐先鎮和寧洱鎮210戶監測戶和脫貧戶。”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長張永華告訴記者,該項目預計產生5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,扣除開發成本后,按林農方60%、開發方40%的比例進行分配,林農戶均可增收2441元。

 廢棄物循環利用

由廢棄塑料家教場地瓶制成的絲巾長什么樣?在7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,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展示了一條特殊的絲巾。它由3個廢棄塑料瓶制成,主要配色為粉色和深藍色,絲巾上還有小水母和小魚的圖案。

郭芳介紹,制作絲巾的塑料瓶來自廣州市南沙區的公益凈灘行動。目前,我國正在重點打造110余個美麗海灣,九宮格并在65個海灣拉網式進行海洋垃圾清理工作,推動海洋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。

塑料搖身變絲巾,只是廢棄物循環利用的一個案例。近年來,這類“變廢為寶”的故事在全國多地上演。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循環經濟產業園,廢舊鋁材化身鋁錠鋁棒、廢鉛酸蓄電池實現循環利用、舊輪胎等廢棄物走上循環經濟新賽道;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龍德花園小區,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經打包后送至小區內的建筑垃圾集中收集點,再由專門的運輸車定期運往終端處置企業進行分揀、破碎、回收、利用……

推動利用廢棄物中的可再生資源,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。今年2月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》,進一步明確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的發展方向。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看來,這一文件的落地實施將推動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,對提升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和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具有重要意義。

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》提出,“實施支分享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、金融、投資、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”“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”“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”“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、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、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”。“加快這些改革措施落實落地,將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邁上新臺階,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。”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說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